原文刊发于《中国研究生》杂志2024年第9期
在浙江大学“五好导学团队”答辩会上,评委问学生对魏江老师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一位学生说:“半夜两点发的邮件,两点半就回复过来了。”每天不管多晚,只要给魏老师发邮件,第二天早上总是能收到他的回复。这几乎是全体学生共同的评价。二十五年来,他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工作激情,从不懈怠。他就是魏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现任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浙江大学全球浙商研究院院长。
魏江是立德树人的践行者,学术前沿的引领者,高校建设的领航者。他始终按照“像给自己的孩子那样上好每一堂课”“人才培养是第一科研成果”“做一个不负人民的高校管理者”的“三好老师”要求自己。他在为人、为师、为学等方面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向我们传递着榜样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前行。
一、教书育栋梁:欲栽大树柱长天
魏江经常与学生说,要感恩时代、感恩国家、感恩党的培养,希望把国家对自己的培养,传递给“孩子们”。因此,他将培育人才作为自己的最大成就,促使他在育人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他连续两届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多次获“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宝钢优秀教师奖”等教学荣誉纷至沓来。他倡导“科研思政”,是全国高校优秀基层样板党支部书记、教育部“双带头人”工作室支部书记,最近他收到了浙江省委组织部颁发的高校优秀干部功勋奖。他主编的《管理沟通:成功管理的基石》是全国MBA所有教材中为高校采用最多的本土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二等奖;主编的《战略管理》入选浙江省“十四五”首批“四新”重点建设教材、获浙江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这些荣誉是对他的肯定,更是对他的鼓励。
“培养出优秀人才是最大的成果”,魏江培养的学生已经“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比如,他培养出来的博士毕业生,先后进入包括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任教,博士生在毕业后2年内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的超过50%,有5位博士生毕业后两年之内破格晋升副教授,2位毕业生已经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
这么优秀的育人成果是如何产生的呢?“培养能改变中国,进而改变世界的人才”,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更是他的人生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长期探索形成有特色的育人文化:
(1)独特的人才培养制度。一周一次的Seminar制度,每周一晚上持续三个多小时的学术组会,由两位博士生、团队教师或外部专家作专题报告,至今已经坚持20多年,仅组会记录就高达200多万字;加强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包括健康身心培养(团队已有10多年成型的文化制度)、社会责任培养(作为未来教师的责任和教学能力水平培养)、国际化能力培养(每年把学生送到世界一流高校联合培养)。
(2)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魏江带领的团队有固定的品牌活动,形成团队的文化惯例:一是暑期集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团队师生研讨团队建设意见,逐条落实,持续改进;二是开展国情教学,选择浙江大学西迁办学的湄潭、龙泉,以及舟山、嘉兴等地的实践基地教学;三是团队文化学习,每年9月份新生入学,他亲自讲一次党课,讲如何做有责任的研究,如何做个好学者;四是学生“快乐学术”活动,让每个毕业生“吐槽”研究生学习的郁闷和对团队的“抱怨”,一吐为快,相互释放,轻松走向新的工作岗位。
(3)扎根中国现实培养服务型人才。“发现国家和企业需要的真问题,做服务实践的真研究”是魏江培养学生的基本要求。自1994年以来,他要求学生必须要扎根中国企业实践,讲好中国故事,提炼中国本土理论,博士生必须深入企业调研做高水平的案例研究。他带领学生对杭州制氧机集团、海尔集团、中集集团、万向集团、大华股份等企业做10-20的跟踪研究,由此,团队以扎实的案例研究在国内产生重要影响力,教育部学位中心典型案例、教育部教指委百优案例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4)大力推进学生的国际化培养。魏江明确要求自己的学生必须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他本人则安排专门经费支持学生国际合作研究,自2013年以来,送了刘洋(Lund Univ)、杨洋(Michigan Univ)、王诗翔(沃顿商学院)、白鸥(SFU)、孙聪和陈光沛(英国华威大学)、王丁和左岩(蒂尔堡大学)、苏钟海(美国德州农工)、杨佳铭(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开展为期1年的学术访问。此外,要求博士生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去宣读论文,每年选派6-8人次去海外交流。还专门聘请海外5位教授,一对一指导学生,指导学生做国际前沿的研究。
二、科研谱新章:衣带渐宽终不悔
魏江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科技部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面上项目6项,其他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50余项,在国际、国内有关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400多篇,成果引用率连续10多年处于国内管理学界前列,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案例奖励30余项。科研是魏江的强项,但是他却把科研当做育人的一种方式,“把一流人才培养作为科研首要成果”是他一贯的坚守。
魏江对学生科研态度的培养非常严格,甚至有点“不近人情”,他会直接修改学生文章的标点符号、每个句子的写法、文章的格式排版,他总是告诉学生,“你们以后是要做老师、带研究生的,如果对自己不严谨,以后怎么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每当学生毕业时,他会与每个学生单独交流,请他们一对一就团队提出批判意见。他会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去争取尽可能好的研究平台。他既是师者,亦是大家的友者。他倡导学生做永远的Colearner,尽可能每年组织一次特殊的学术报告会,让毕业很久的学生带着自己的研究回团队作报告,他给予指导,并与师弟师妹形成“传帮带”接力教学。魏江认为,解答学生的提问为老师的天职,也是与学生成为朋友的好途径,“努力把自己做到极致,才能不辜负学生”。
“西洋云低抹重彩,东方山高勾浅墨。浓画宜赏百步远,雅清无意映眼帘。高低远近合自然,捭阖散敛入素笺。学问为体论结构,格物知著致世间。”这是魏江某一年从剑桥访学回国的航班上随思写下的句子,其中便能看出他治学育人的态度。也正是这种格物致知的精神,才使得他成为当之无愧、问之不悔的育人“园丁”。
三、领航“新财经”:弄潮儿向涛头立
因工作需要,魏江于2023年8月调任浙江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主持行政工作)。他到浙江财经大学后,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下财经大学、财经学科遇到前所未见的变革挑战和机遇重塑,对学校进行全方面深入调研后,提出了《浙江财经大学“新财经战略”行动方案》。该方案锚定时代需求,以变革的决心和信心,从理念、思路、范式上重塑学校发展态势,牵引学科纵横交错协同、学生交叉融合培养,以回应大变革时代的挑战。
“新财经战略”是对浙江财经大学既定发展战略的传承创新,更是浙财大发展进入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登峰学科建设新阶段的必然选择。魏江校长高屋建瓴地分析了学校的优势和不足,以新理念、新思路、新范式,谋划“跳出财经发展财经”的新体系,突破学科边界、组织边界、学校边界,布局了“新学科体系”“新培养体系”“新生态体系”“新治理体系”,形成“学科-科研-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模式。为此,他对学校的发展做了长远规划:到2027年基本建成、到2035年全面建成“新财经战略”引领的特色鲜明的一流财经大学,到2050年进入全国财经高校第一方阵、全国高校百强行列。
勇立潮头,做时代的弄潮儿,是魏江校长“新财经战略”的目标,也是浙财大发展的方向。也唯有站在潮头,才能看清时代方向,走出一条具有“浙财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高质量发展之路。